家庭教育學校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哪個更重要?孩子的教育不能瘸一條腿
如今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可謂是不惜血本,為了孩子能夠進入學校,努力賺錢,四處奔走,結果卻忽略了孩子的家庭教育。那么,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比,哪個更重要呢?秦學教育小編認為在進行比較之前家庭教育學校,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的概念。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以孩子為視角的父母教育。以孩子的成長和品格為導向,著手于孩子問題行為的辨識與校正,為孩子的生長經歷賦予正向感知與信念,同時針對性提升孩子的各項能力與素質,較終達到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教育過程。
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后,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其教育目標應是:在孩子進入社會接受集體教育之前增加孩子身心,健康地發展,為接受幼兒園、學校的教育打好基礎。
心理郝濱老師曾說過:“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確實家庭教育學校,家庭教育是對人的一生影響較深的一種教育,它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著一個人人生目標的實現。
學校教育
學校教育是與社會教育相對的概念。專指受教育者在各類學校內所接受的各種教育活動,是教育制度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說來,學校教育包括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特殊教育等。學校教育是個人一生中所受教育較重要組成部分,個人在學校里接受計劃性的指導,系統地學習文化知識、社會規范、道德準則和價值觀念。學校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講,決定著個人社會化的水平和性質,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基地。
家庭教育更多的是注重孩子的性格培養、生活能力培養、責任心及自控能力與情商的培養,學校教育更過的注重孩子的人際交往、學會認知(獲取知識+社會學習規范+掌握學習的工具+求知的手段)及共同生活和生存等。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將兩者有機結合,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孩子教育的兩大組成部分,共同影響著孩子的學習,成長和發展,互相依靠,相輔相成。一方面有所欠缺或不足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發展,相輔相成又互相影響。
在不同時期,它們所起的作用和方式略有不同。
在孩子進入學校前,主要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家庭關系,家庭成員的言行舉止,父母教育孩子的一些理念和方式,都直接決定著孩子習慣和行為方式的養成,更重要的是決定著孩子的性格和品行的養成,而這些都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從孩子進入學校開始就正式受到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兩方面的影響。一般來說,幼兒園是從家庭教育向學校教育過度的一個階段。#p#副標題#e#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校教育就慢慢凸顯其作用,但是在小學三年級之前,家庭教育尤其重要。在三年級之前,是孩子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學校,比如作業完成習慣,書寫習慣,閱讀習慣等等,這些習慣的養成老師只能起到提醒的作用,家長起到監督作用,所以從這方面講,家庭教育對孩子學習習慣方面的培養占主導和決定作用。
學校主要是是給孩子傳授知識,屬于能力素質方面的培養,可以理解為學習力的培養。在學習力的培養上,學校起著決定性作用,而家庭只能起到一個輔助作用。
所以說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從兩個不同的方面影響著孩子。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開始的比較早,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之前看到過這么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做父母是有期限的,在這個時期內,孩子比較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而一旦過了這個期限,父母在教育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就越來越小,一般都是在孩子初二前后,因為大部分孩子在這個時期進入青春期,各個方面的變化都是比較大的,開始慢慢的有了自己的獨立思考,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就慢慢消失。
而學校教育呢,從孩子進入學校的第整天開始一直到孩子離開學校的那整天,都在持續不斷的影響著孩子,并且隨著年級的增高,對孩子的影響在逐漸增大。
伴隨著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在今天,孩子接受到社會信息的方式和頻率遠大于幾十年前,這些對孩子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不管在家庭教育還是在學校教育中都不可忽視社會對孩子的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