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閱讀報告》顯示,在智能英語學習解決方案的海量使用人群中,7-12歲用戶占比高達56.83%,而13-15歲的用戶也占有18%的份額,且7-18歲(即小初高年齡段)活躍用戶同比持續攀升。未來教育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分析稱,一方面是數字閱讀效果得到家長認可,是家庭教育的有效載體和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另一方面,也基于該年齡段自身需求等客觀原因,閱讀是提升中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方式。

閱讀是人類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與知識的活動,也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內容的思維過程。閱讀可以改變思想、獲取知識,甚至改變命運。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深入推進全民閱讀”,這也是自2014年以來,“全民閱讀”連續十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在促進青少年兒童閱讀方面,3月28日,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倡導廣泛全面閱讀,以期廣大青少年學生閱讀量明顯增長,閱讀興趣、閱讀能力持續提升,為養成終身閱讀習慣打好根基。

在功能和價值層面,復雜環境下海量可理解性的閱讀,也是習得一門語言的唯一正確方式,尤其對于第二語言的習得,閱讀的作用更為重要。當前,國人的英語閱讀情況如何?在第28個世界讀書日之際,作為數字讀書節的核心環節,《數字閱讀報告》重磅發布,報告通過年齡、性別、區域、閱讀形式變化等多維度的數據分析對比,研究數字時代的閱讀特征,為教育數字化、全民閱讀和數字素養提升提供參考借鑒。

青少年兒童成數字閱讀主要人群

近些年,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及移動智能設備的普及,人們的閱讀方式也在快速發生變化。尤其是青少年兒童人群,逐漸成為數字閱讀的主要人群。顧名思義,數字閱讀就是閱讀的數字化。這一概念相對傳統的紙質閱讀產生,主要包含閱讀對象的數字化和閱讀方式的數字化。

《數字閱讀報告》顯示,在智能英語學習解決方案的海量使用人群中,7-12歲用戶占比高達56.83%,而13-15歲的用戶也占有18%的份額,且7-18歲(即小初高年齡段)活躍用戶同比持續攀升。未來教育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分析稱,一方面是數字閱讀效果得到家長認可,是家庭教育的有效載體和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另一方面,也基于該年齡段自身需求等客觀原因,閱讀是提升中小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方式。

相比于7-18歲年齡段的青少年兒童,需要通過海量的閱讀提升語言素養,提高語言能力,0-6歲及18歲以上幼兒及成人年齡段,基于不同學習目標、滿足不同閱讀需求往往會選擇不同的閱讀產品,閱讀形式更為豐富,數字閱讀的選擇也更為多元,如育兒類、四六級、考研、MBA等垂類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均是這些人群的選擇。

在閱讀相關的同類報告中,青少年兒童在數字閱讀隊伍中的占比日增趨勢被印證。2021年發布的《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74.8%的兒童從啟蒙教育時就開始接觸數字閱讀,65.7%的兒童更喜歡數字閱讀形式。不少家長表示,動態繪本、有聲讀物、人機交互的兒童數字閱讀內容和形式有利于增強孩子對閱讀的直觀感受。

閱文集團聯合上海圖書館等剛剛發布的《Z世代數字閱讀報告》數據顯示,2022年閱文新增用戶中66%為“95后”:QQ閱讀Z世代(泛指“95后”)讀者有93%在過去的12個月中閱讀了至少一本書;年平均在讀11.7本書,Z世代已經成為數字閱讀的主力軍。

有教育行業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的啟動和開展,以及國家智慧教育讀書平臺的上線,未來,青少年人群在數字閱讀中的占比及活躍度仍將持續走高,這也將有助于我國數字閱讀及全民閱讀的普及和推廣,從整體上提升國民的數字素養。

數字閱讀讓資源分配更均衡、教育更公平

當前,數字科技為大眾提供了海量、精準、個性化的資源以及豐富、多元的閱讀形態,全民數字閱讀普及率進一步提高。在教育領域,數字閱讀讓教育更公平、優質教育資源的分配更均衡。

在數字閱讀的接受度上,《數字閱讀報告》顯示,男生比女生的接受度更高,占比為51%;在數字閱讀過程中,男生人均投入時長比女生更長。不過,這種差距在逐年縮小,數字閱讀使男女生的閱讀選擇更為公平,利于未來教育中男女平等發展。

《數字閱讀報告》發布:青少年兒童成數字閱讀主力軍

相比傳統紙質閱讀,數字閱讀打破了時間、空間、內容和地域等多種限制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拓展了閱讀方式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讓讀物能夠更廣泛、更精準、更快捷地覆蓋更多讀者?!稊底珠喿x報告》顯示,數字閱讀將減少區域發展等外在因素對教育資源的限制,比如:與發達省市的用戶相比,中西部省市用戶在數字閱讀上投入的時間更長、活躍度更高;此外,相比于傳統的閱讀方式,數字閱讀還可以一定程度上實現隨時訪問和千人千面推薦,成本更為低廉。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閱讀資源的均衡分配得以實現,地域限制不再是公平閱讀、全民閱讀的障礙,數字閱讀正在照亮更多孩子的閱讀之路和成長之路。在覆蓋率上,數字閱讀也將呈現進一步下沉趨勢,數字科技及資源在中西部地區的推廣和普及會持續加大力度。

數字閱讀讓閱讀形式更豐富更有趣

笛卡爾曾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莫洛亞也說“讀書的藝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書中重新發現生活,更準確地理解生活的藝術”。

但閱讀尤其是堅持閱讀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過,就如過去看漫畫只是一種休閑娛樂的方式,但現在漫畫里也有知識,寓教于樂邊看邊學,知識漫畫,讓知識變得通俗易懂,堅持的難度就會顯著降低。

相比于傳統閱讀,數字閱讀具有資源豐富、形式多樣、互動性強等諸多優勢,讓閱讀者海量輸入輸出更方便快捷,形式更豐富,閱讀更有趣,堅持更容易。

《數字閱讀報告》發布:青少年兒童成數字閱讀主力軍

《數字閱讀報告》顯示,在諸多閱讀形式中,書籍仍是數字閱讀時代占比最大、最受歡迎的閱讀形式;而音頻閱讀同樣占比較大,數字閱讀覆蓋年齡段更廣,對于低幼年齡段的讀者來說,通過音頻類內容實現“磨耳朵”,有助于更早激發掌握語言的潛能。

在語言的學習尤其是第二語言的習得上,數字閱讀能夠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打通音視頻、書籍、視頻、游戲化等形式,實現興趣激發、智能推薦、智慧分析等功能,同時,有益于家庭教育及親子關系的養成。

數字閱讀有望進一步加速普及

鍛煉思維,提高思辨能力;陶冶情操,培養心性認識社會;鑒古知今,拓寬知識儲備;提高技能,通過各類考試;提高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提升審美和氣質……如今,閱讀的需求和目的更加豐富,數字閱讀也讓閱讀變得觸手可及。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幫助青少年兒童養成閱讀興趣和習慣,完善閱讀思維的搭建,有助于提升其綜合能力,促進其自主成長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大有裨益。正如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啟動暨國家智慧教育讀書平臺開通儀式”上所指出那樣,開展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是以立德樹人“根基”架起教育強國“柱梁”的戰略安排,是把數字技術這一“最大變量”轉化為閱讀提質“最大增量”的關鍵一招。依托數字技術,推動閱讀從校園走向社會,構建以教育數字化支撐全民終身學習的良好格局。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