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問題 獨生子女怎樣教育?教給你3個育兒小建議,寶媽們看進來
獨生子女問題,本質上是教育問題,尤其是家庭教育方式。要防止獨生子女受到社會影響而出現問題,就必須采用科學教育的方式,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他們。這是家長最重要的,最神圣的責任。
對孩子教育堅持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如果成人對孩子的教育堅持一致性,孩子感到教育的合理性、堅決性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問題,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家庭由于成人之間彼此不一致,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常常引起大人之間不愉快,甚至爭吵不休。我國有句諺語“吵鬧多的家庭孩子也會變壞。”所以家長應互相尊重,有分歧也不可當著孩子面前表露出來,事后再商討統一認識,這樣有助于增進父母感情,在孩子面前沒有感情的家長,是無法教育孩子的。
家庭成員對孩子的要求。態度前后也要一致。此一時、彼一時,不能高興時就無原則,一味寬容,不高興時就無原則,一味寬容,不高興時就一概禁止,斥責。不能說話不算數,前后矛盾,家長說錯了。應當認錯,甚至道歉,為孩子樹立知錯改的好榜樣。家長的威信會更高,教育效果也就強了。
擺正獨生子女與成人的關系
獨生子女的許多不良習慣是由于以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引起的。許多獨生子女感到自己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處于獨一無二的優越地位,理應是家中的“特權者”。所以,從孩子一出生,家長就要注意,千萬不要將孩子置于家庭的特殊地位。不要讓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為中心”的意識,做父母的要在思想上深深的銘記這一點。平時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盡量不要使孩子產生特殊感。
要使孩子感到他雖然是家中的獨子,但是沒有獨特的地位和特殊的權利,和家庭的其他成員一樣處于平等地位。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從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里吃飯,要使孩子懂得讓大人先坐,吃東西時,要讓孩子養成分份的習慣;看電視時,不要讓孩子一人獨占座位;家里來了小朋友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問題,應教育孩子把玩具給大家一起玩……,長期堅持,就會使孩子養成與別人相處的習慣,使孩子不會感到自己在家中的特殊地位了。
用群的功能彌補“獨”的缺陷
鼓勵孩子到兒童社會中去。兒童社會性的發展,不是靠成人說教,而是通過他們相互交往發展的。兒童良好行為是從“模仿開始的,而模仿的最好對象是兒童伙伴“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問題,這種作用是成人替代不了的。因為成人的許多言行是孩子難以理解的,因此成人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孩子與同齡人交往,克服因缺乏兒童伙伴的孤獨感。
大多數的孩子是好群體生活的。特別是游戲。通過集體教育他們尊重他人,不執拗任性,與小朋友友好相處,互相商量、謙讓、分享玩具,關心小弟弟、小妹妹,家長切不要因愛子太深,怕孩子吃虧,將孩子封閉起來,或者偏袒孩子去責怪別人,這樣做只能害了自己的孩子。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