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聲音】如何做好二孩家庭教育?
第一,覺察孩子的內心狀態。觀察、詢問孩子情緒,并接受這情緒。第二,允許孩子做真實的情緒表達。允許、鼓勵孩子表達情緒,這是非常考驗父母的忍耐力的。第三,正常化孩子的行為。這一點很重要的。“我家孩子出現的行為狀態,其實跟別人家的差不多”,這就是一個安心的過程。第四,鼓勵大寶參與、享有知情權。二寶的事情變成大寶可以參與,一起討論的事情,孩子有機會參與進來,對大寶來說感覺更安全一些!
3、平衡和長輩們的關系
(二)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夫妻雙方該如何分工合作?
1、按照男女大腦特質區分:(基本分工)
爸爸負責規則執行,媽媽負責情緒善后。
2、按照時間分配:
跟孩子接觸時間多的負責管教,時間少的負責配合,以及減輕管理者的壓力。
3、即興合作式:(最佳分工)
一方負責大寶時,另一方負責小寶;一方在執行時,另一方就自覺協助和善后。
(三)聰明父母具體可以如下操作
1、避免拿兄弟姐妹比較
有的父母喜歡拿老大的優點比較老二的缺點,或者老二的優點比 較老大的缺點,這些都是不可取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對比只會讓孩子內心感覺到失落。
2、不要讓他覺得媽只想著老二
讓老大覺得他在和媽媽一起做一件將會很有成果的事,而不要讓他覺得媽媽一心只想著肚里的寶寶。
3、別總剝奪老大的東西
不要總是讓老大把他的東西分給弟弟或妹妹,比如他的小床或玩具。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強迫他懂得自己應該是一個“大孩子”了。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過程,讓他慢慢懂得。
4、告訴孩子愛的方式不同
告訴孩子,媽媽和以前一樣愛你!只是,因為弟弟(妹妹)與你年齡不同,所以媽媽愛你們的方式也就不同。并不是媽媽不愛你了,當你小的時候,媽媽也像現在照顧老二一樣照顧你的。
5、放下小孩抱抱大孩
爸爸媽媽要記住即使你們變得很忙,也要尋找機會放下手中的小孩子,來抱抱這個身邊的大孩子。剛開始也許會有些困難,但漸漸你就會發現,孩子之間的關系會越來越融洽。
帥圣蕊
從心理學上看,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是三角閉合的關系,這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而同胞關系就不一樣了,它是誰先誰后、誰長誰幼的序列關系,缺了一方另一方仍然能獨立存在。
所以,同胞關系蘊含著一種最基本的恐懼:即我的存在與否,或許都無關緊要。同胞間的競爭遠比互助更趨向人的本能,早期的同胞關系也主要以競爭為主。因此,家里有兩個及以上孩子的,一般從小都會吵架或打架。表面上,兩個孩子為了一個小玩具在爭吵,但實際他們在為“自我存亡”的大事而爭。
那么,父母要如何平衡好對孩子的愛,使他們從“同胞相侵”走向 “同胞相親”,我主要想分享五點:
1.讓你的孩子感覺到在你心里的獨一無二;
2.小問題別急于介入;
3.學會共情,避免掉進爭論的漩渦;
4.用傾聽和描述,給孩子一個情緒的出口;
5.嘗試不用要物質來補償,精神獎勵更管用。
同胞關系富有攻擊的同時也是有溫柔親密的一面。孩子之間能相互支持,年長的可以照顧年幼的,彼此學習,互相模仿和認同,這些是從父母的親子關系里得不到的。在兩個孩子的競爭關系中,我們與其扮演讓孩子覺得稱職的“好裁判”,還不如做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愛的父母。
王玲
(一)雷區:
1、隨著二寶的降生,大寶感覺失落。
2、大寶感覺父母的寵愛減少,發生了偏移。
3、夫妻之間將親子關系凌駕于夫妻關系至上。
4、父母任意的、簡單粗暴的介入孩子之間的矛盾。
(二)措施:
1.讓大寶充滿期待的,高興的迎接二寶的到來,做好足夠的心理建設。
2.父母正確地平衡好對待兩個孩子。
3.夫妻關系是第一位,是良好的親子關系的基礎。
4.家庭成員之間教育觀念要達到成一致,形成教育合力。理性溝通,減少內耗。
5.夫妻之間根據性格特征、興趣愛好、性別差異等合理分工。
6.隨著孩子長大,激發孩子相互之間成長的互助力,處理好孩子間的矛盾。
歡迎留言
您對二孩家庭教育問題有什么看法和觀點呢?歡迎在留言區寫下您的觀點。
圖/文來源 | 嘉賓
圖文編輯 | 鐘葉婷
審閱 | 葉純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