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是教師這一行業中特殊的群體,因為班主任的工作不僅僅是代課,更重要的是在學校管理好學生,還擔負著學校和家長溝通的橋梁。在課后,班主任通常要做更多的工作來與家長溝通,使他們切實負擔起學生的家庭教育,避免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脫節。在下文中,筆者將根據自己的親身實踐,論述一下班主任引導如何有效指導家庭教育。

【關鍵詞】班主任;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溝通

家庭教育對于人一生的影響是及其重大的,在當前社會背景下,人的教育主要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共同組成。其中,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開始,也是一種終身教育,但是,許多家長會因為自身文化水平、行為習慣等限制,不能很好的做好家庭教育。這就需要班主任的有效指導和正確幫助,在下文中,筆者將從不同的角度談談班主任如何有效指導家庭教育。

一、家長應該起好帶頭作用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家長首先要讓孩子對自己產生崇拜感。這些崇拜感將會從生活的方方面面潛移默化的引導孩子向家長學習。這就要求家長在生活習慣,性格品性,能力測試,工作成績等各方面給孩子做好榜樣。比如說,在工作上成績比較出色的家長,會使孩子產生崇拜心理,自然而然的向家長學習。這時候再加以合適的引導,在孩子主觀能動性的支配下,一定會取得很好的進步。另外,家長的表現對于孩子性格品性的養成至關重要,在溫馨和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更容易養成陽光開朗的性格。

二、指導家長正確與孩子溝通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溝通是關鍵。家長與孩子的交流溝通有助于家長及時掌握孩子的心理變化,行為感受以及情感問題,這對于家長為孩子及時解答疑惑,提供指導來說是很重要的。孩子對家長的傾訴,或是為了宣泄不滿情緒,希望獲得安慰,或是提出疑問,為了群求解決問題的良策,或是滿心歡喜的和家長分享成功的喜悅。這些都是孩子對于家長的表達,家長會用適當的方式去回應對于良好的溝通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首先,家長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這里以一件小事為例,比如說,一個成績不怎么樣的孩子在一次考試中進步了,雖然還不是最好的,但已經是好好學了的。這時候,他開開心心回去向父母說,自己考試進步了,希望得到家長的表揚。這種情況下,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反應,有的父母可能會夸孩子很棒,會適當獎勵孩子,但是告訴他不要驕傲,要再接再厲。但有的父母可能認為取得一點點進步就驕傲自滿是不對的,或者認為孩子的成績與自己的期望依然有很大差距。所以就會給孩子潑冷水,不光不表揚孩子,還打擊孩子的信心。第一種父母的做法會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努力。而第二種父母的做法則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甚至磨滅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尊重學生的興趣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一定要尊重學生的興趣,這一點無比重要?,F在的許多家長為了使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總是在課余時間給孩子報許許多多的興趣班,并不考慮孩子是不是需要。這種沒有選擇的課外興趣班會使孩子的假期過得很辛苦。實際上,興趣班在于對而不在于多,要去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然后加以培養,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