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全面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及教育部、全國婦聯等13部門《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相關部署,深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婦女兒童事業協同發展,5月15日,由四川省婦聯、重慶市婦聯主辦家庭教育學習筆記,自貢市婦聯、市委宣傳部、市精神文明辦、市教育和體育局、市民政局聯合承辦的5·15國際家庭日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家家幸福安康工程”——新時代家庭教育學習活動之家庭教育辯論賽(第六場)圓滿收官。

家庭教育學習筆記_家庭電路與安全用電筆記_韓語學習入門發音教程筆記

省政府婦兒工委辦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活動,活動特別邀請成都市婦聯相關負責同志蒞臨指導。自貢市委辦、市人大辦、市政府辦、市政協辦相關領導,市紀委監委機關、市雙圈辦、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體局、市民政局等市級部門相關負責同志,榮縣和富順縣相關領導、市家庭教育專家、教師、“家校社”共育基地負責人、婦聯優秀群體代表、富順二中和榮縣中學的學生、家長代表等共計1000余人齊聚榮縣中學,圍繞“家教伴成長協同育新人”主題,共同探討家校社協同育人途徑,傳播家校社協同育人理念和實踐,助力營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韓語學習入門發音教程筆記_家庭教育學習筆記_家庭電路與安全用電筆記

活動第一階段舉行了自貢市5.15國際家庭日暨“鹽都好家風”家庭閱讀啟動儀式,啟動儀式上市婦聯向榮縣中學的家庭代表贈送了《習近平走進百姓家》《鹽都好家風——家庭閱讀筆記本》等書籍,并現場進行了家庭好家風好家訓分享;全國“五好家庭”——童義興家庭宣讀了倡議書,向全社會發出家庭閱讀倡議。

家庭電路與安全用電筆記_韓語學習入門發音教程筆記_家庭教育學習筆記

活動第二階段,圍繞“人生路上‘守公德’還是‘揚個性’”這一辯題,自貢市榮縣中學高二學生與自貢市富順二中高二學生展開了精彩的辯論,以臺上臺下的積極互動、線上線下的廣泛關注,引發了大家對新時代家庭教育的思考與共鳴。這也標志著今年以家庭教育辯論賽為載體的6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家家幸福安康工程”——新時代家庭教育學習活動圓滿收官。活動最后,評選出2名優秀指導老師、4名優秀辯手、3名最受歡迎辯手和1名最佳辯手,同時對本次活動優秀組織獎單位和20個“自貢市家校社共育實踐基地”進行授牌。

自貢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沈焰林代表主辦方作了活動介紹,她表示,在過去的兩個多月里,來自全市的12支代表隊48名選手、10所學校、2個社區,圍繞“追星的利與弊”“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哪個更重要”“做家務事會不會影響學習”“父親和母親哪個對孩子的影響更大”“牽手和放手哪個更有利于孩子成長”“人生路上守公德還是揚個性”等6個辯題開展了激烈辯論。通過線上線下宣傳活動,讓學校、家庭和社會聯動起來營造共育“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新時代好少年良好社會氛圍,帶動上萬個家庭積極參與,共商新時代家庭教育觀,共議新時代家庭建設內涵,共同感悟成長意義家庭教育學習筆記,在全社會掀起了新時代家庭教育學習的熱潮。

自2018年至今,自貢市婦聯已牽頭連續舉辦了三屆家庭教育辯論賽,通過組織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方式辯是明非,引發共鳴,增進了解,營造全家總動員、和諧共成長、社會齊關注家庭和家庭教育的氛圍,達到讓新時代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更加深入人心、走進千家萬戶的目的。一是有力促進成自渝之間家庭教育工作的交流合作。自貢市在全國首創開展新時代家庭教育學習活動,由川渝兩地婦聯共同主辦,自貢市婦聯牽頭承辦,并邀請重慶市江津區、綦江區、永川區、榮昌區婦聯領導和專家蒞市深入交流探討,以家庭教育辯論賽的形式,搭建了成自渝之間家庭教育工作交流平臺和機制,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婦女事業協同發展。二是有力推動了《家庭教育促進法》落地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將家庭教育由舊時期的傳統“家事”上升為新時代的重要“國事”,以家庭教育辯論賽的形式融合宣傳貫徹《家庭教育促進法》,方式更接地氣、內容重點突出、宣傳更有成效。三是有力促進父母子女之間平等對話交流。系列辯論賽辮題設置均圍繞當前家庭教育的痛點、熱點、難點,以創新的載體和形式,讓孩子們大膽說出自己的心里話,增強了父母與子女之間平等對話溝通。四是有力喚醒了更多家長主動學習提升家庭教育素養。2023年的6場辯論賽,吸引了省內外廣大家庭、家庭教育工作者共同參與探討家庭教育中的突出問題,打通了社區家長學校與學校家長學校的溝通交流鏈接家庭教育學習筆記,打造了自貢市家庭教育活動品牌,擴大了社會影響力,傳播了科學家教理念。

下一步,自貢市婦聯將繼續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集社會各方之力,推動踐行家校社協同育人理念,營造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氛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棟梁之材、共育時代新人。(自貢市婦聯供稿)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