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的重要性 教育部印發《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
專題:聚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中新網1月20日電 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日前發布了“關于印發《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質。《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全文如下:
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
加強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對于提高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的重要性,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質,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4〕8號),大力推進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工作,制定本綱要。
一、指導思想
中小學開展文明禮儀教育,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道德,吸收借鑒世界有益文明成果,遵循中小學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的重要性,全面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素養,為他們文明生活、幸福成長奠定基礎。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科學規劃教育內容,使各階段教育內容互相銜接、循序漸進,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寓教于樂,增強文明禮儀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堅持知行統一。在教育學生學習文明禮儀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不斷體驗和感悟,并主動踐行,把文明禮儀要求內化為個人修養和行為習慣。
(三)堅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文明禮儀教育,不僅需要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共同努力,同時還需要社會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協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的重要性,實現教育的最佳效果。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