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導師師資格 家庭教育指導師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業。
家庭教育指導師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業。作為一名“家庭醫生”,不僅需要指導師像醫生一樣經過專業的學習和職業技能的訓練,還要求指導師本人在精力和情感上的全心投入。
這意味著,家庭教育指導師的成長道路并非一蹴而就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師資格,而是高投入、高付出的。
1. 共情同理
共情是一種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意味著指導師能夠設身處地體會來訪者內心的感受。
共情這一品質對于指導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共情能帶來來訪者和指導師間更大程度的信任,來訪者更大程度的自我理解家庭教育指導師師資格,以及更高程度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盡管做一次家庭教育咨詢,需要指導師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但并非知識的灌輸或是理性層面的說教,而更多是在情感層面進行工作。只有當指導師理解的媽媽的困境,理解了孩子的困境,理解了家庭遇到的難處,才能夠讓來訪者放下防備,盡可能多地溝通細節、暴露問題,盡可能快地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因此,可以說,共情貫穿在家庭教育咨詢的全過程中,它對最終教育措施實施的效果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2. 自我反思
對于家庭教育指導師而言,自我反思是極其重要的特質。
很多指導師接過一些案例咨詢后,就開始套路化、模式化自己的解決方案,把差不多的問題都歸結成一種套路,并給予一樣的解決方法。實際上,指導師需要擁有很強的反思能力,對來訪家庭的成員心理優勢、缺點、尚未解決的教育沖突有著較為清晰的認識。
指導師是一個能夠跳出迷局、俯瞰問題的角色。如果不能常常進行有效的自我反思,就不會推翻自己的結論。只有在結合家庭實際、孩子心理特點、家庭成員行為模式等諸多現實原因之后,不停地下結論、推翻、再下結論、再推翻,直到你最終找到了這個家庭的癥結,找到了他們的“病癥”。
除此之外,自我反思使指導師能夠更好地明晰自己的優缺點和擅長的方向,并對每一次咨詢中阻礙進程的問題加以反思和改善。人無完人,指導師也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不能通過自我反思及時覺察并加以處理,很有可能會阻礙咨詢,甚至對來訪者造成傷害。
3. 開放包容
開放包容是指家庭教育指導師師資格,與不同特征、文化和背景的個體、團體、社區工作時,家庭教育指導師都需要具有理解、覺察、關懷、共情、敏感性和相應的技巧。
許多因素會影響一個人的個人體驗,從而影響咨詢的滿意度。這些因素包括種族、地理背景、宗教信仰,還有一系列的社會經濟背景、健康狀況、性別、生活條件等等。
當家長前來咨詢的時候,他們的家庭教育問題往往源于重疊的環境,比如他們的個人經歷、孩子的身體狀況、其他家庭成員的觀念、甚至是孩子上的學校的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指導師難以持有一種開放包容的視角,對來訪家庭獨特的困難和經歷保持敏感,考慮到他們的背景會影響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那指導師將很難理解來訪家庭的困惑。
02
你需要掌握什么技能?
成為家庭教育指導師需要具備哪些技能?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成為一名指導師的必經之路。
1.理論知識
一個人在家庭教育工作中所擁有的理論型與實踐型知識,表現為家庭教育知識、咨詢知識、人文知識、科學研究思維及方法等。
對于一位優秀的家庭教育指導師而言,除了了解0-18歲的孩子成長的科學規律、成長模型、培養方法以外,還需要專業的咨詢知識。
2.準確評估
家庭教育的問題并不能依據主觀猜測來實施,有針對性地“對癥下藥”需要基于對來訪者家庭的準確評估。
3.情感技巧
在工作中,指導師往往會面對各類來訪者洶涌的情感,包括消極、痛苦,甚至絕望的感受。
此時,容忍求助者的感受、態度和愿望,不會被情感體驗擾亂理性判斷;能夠在具有挑戰性的人際溝通中容納復雜的、消極的情緒感受而不崩潰;面對他人的痛苦或其他消極情緒,能保持平衡,專注分析家庭教育問題,對于指導師而言極其重要的品質。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