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 考試季,平常心,家長助考來支招!
壓力過大時,孩子也許會發出很多信號,希望得到支持、理解和關愛,例如“這么多作業,煩死啦!”“我都復習過了,還是什么都不會!”面對這類話語,其實孩子想表達的是“我很累、我很受挫、我需要理解”。
家長如果能敏感地發現孩子話語背后的情緒,并適當地表達理解,不隨意批評,會讓孩子感受到家人的支持,例如“看來最近真的累了,來,媽媽給你按摩一下……”“哎呀,這真的是很讓人感到沮喪!”。如果孩子愿意傾訴,家長可以在身邊陪伴他,聽他說說話,不要打斷和批評,然后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有時孩子需要的只是有人傾聽,宣泄完了家庭教育考試,他自己會解決要面對的問題。
接納孩子現狀,合理期待。
有時,過高的期待會讓孩子感到壓力,有的孩子擔心考不好會對不起家長,家長盡量不說“我們為了你如何如何,你怎么就這樣呢”家庭教育考試,這會讓孩子有虧欠感,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只有家長接受孩子的現狀,他們才可能才能從當前的情況出發,一步步努力。
家長可以嘗試與孩子一起定下“跳一跳家庭教育考試,可摸到”的合理小目標。當目標是孩子經過努力有可能達到時,會激發孩子努力的愿望和動力。例如,英語完型填空爭取多對3個,每天至少掌握3個短語的用法等等。
適度提供幫助, 相信孩子 。
低年段的孩子,家長必要時提供切實的幫助,比如幫助孩子梳理知識點、理清解題思路等。高年段的孩子,重在調動其自身復習的積極性,讓孩子知道,目前離考試還有一定的時間,哪怕只剩下一星期甚至是一天,還是有一定的提升空間。列出自己可以提升的方面,找到相對最容易提升的某個學科的某個方面作為突破口,先從突破口爭取分數的提高,給自己一點信心。
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選擇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時機和內容進行溝通,向孩子展現理解、信任、肯定和鼓勵,使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從而產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歸屬感,這不僅有助于孩子安心復習,而且能夠緩解孩子的考試壓力。
平常心 看考試, 做好后援。
面對考試,孩子有壓力是正常反應,也是孩子需要經歷的人生考驗,每個孩子都會有調解自身壓力的應對方式,也有很多孩子會把家看成減壓的港灣。家長可以陪孩子聊聊學習以外的有趣的事情,允許他們表達情緒,也允許他們享受親情和得到休息。
考試期間做好后援團。關于飲食,其基本原則是清淡、易消化,碳水化合物要充足,蛋白質和脂肪要適量,蔬菜水果要有一定比例。尊重孩子的日常作息習慣,勞逸結合,不隨便調整孩子的“生物鐘”。學習之余,督促孩子適量運動,提高身體免疫力,調節情緒,提升復習效率。
作者簡介:張鐘元,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學校專職心理教師,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蘇州工業園區心理教研組初中組組長,校“領雁工程”心理教育工作室負責人,蘇州市心理健康優質課、微課評比一等獎獲得者。曾獲蘇州市周氏德育獎金獲得者,工業園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家長平常心
孩子更安心
做好孩子堅強的后盾
幫助他們迎接人生中更精彩的挑戰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