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你一定要知道的小兒便便常識
寶媽,你一定要知道的小兒便便常識
導讀:寶寶不拉大便,拉黑便,土黃色大便怎么辦?寶寶腸胃消化好不好?大便是否正常?相信很多爸媽都想知道。
科學地認識便便
平時觀察寶寶的便便可以從4個維度進行:形狀、顏色、大小和氣味。按照這4個維度,研究者們根據對荷蘭小于4月齡的555名嬰兒便便的研究,制作了“阿姆斯特丹嬰兒糞便辨識表”具體如下圖:
可以參照辨識表中的分類方式將寶寶的便便進行正確的分類哦~
喂養方式不同,便便長得不一樣
不少媽媽總覺得自家寶寶的便便有別于朋友家的孩子,擔心孩子是出什么問題了。其實,不是所有健康寶寶的便便都是一個樣的,喂養方式的不同,也會導致寶寶便便性狀有所差異。
母乳喂養(色金黃呈糊狀):
便便呈金黃色(偶爾會呈現微綠色)、多為均勻糊狀,偶有細小乳凝塊,有酸味。每日2-3次,即使每日3-5次,只要便便不含太多水分,呈糊狀,也是正常的。
配方奶粉喂養(色淡黃易干燥):
便便易干燥,色淡黃,略有臭味,比母乳喂養的寶寶便便量多,每日1-2次。
添加輔食后(黏稠成型):
便便開始變得比較粘稠和成型,顏色變得比較暗,接近成人,每日1次。
“臭臭”性狀突然改變,一定是異常嗎?
如果有哪天寶寶的便便突然變得跟平時不一樣,麻麻們可要多加注意,睜大眼睛仔細辨別哦。
綠便:
當嬰兒生長正常,綠便的產生不屬于異常情況。大約有五分之一的母乳喂養兒會出現大便黃綠色或淡綠色的現象;配方奶或是輔食中含有一定鐵質,經過消化道與空氣接觸后也可能會令寶寶產生綠便;此外如果寶寶開始添加蔬菜、水果等輔食,輔食的顏色也會影響寶寶的便便顏色。
但如果綠便伴隨著寶寶其他的不適狀態,如排便次數顯著變多、稀水便、發熱等,可以在群里面咨詢我們歡勢娃娃小兒推拿店的專業兒推老師。
灰白色便便:
便便呈現灰白色,很硬很干燥,并且寶寶排便困難,幾天拉一次。這是寶寶攝入的脂肪酸與食物中的礦物質鈣和鎂結合,形成了大量不易溶解的脂肪皂導致的。
發亮的便便:
便便發亮,量多,主要是寶寶攝入的脂肪過多,脂肪酸刺激腸粘膜,促進腸蠕動導致的。
泡沫狀便便:
便便稀,顏色呈深棕色,而且有大量泡沫,這多半是由于寶寶攝入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過多,在腸腔中發酵導致的。
便便有奶瓣:
便便中有白色顆粒或瓣狀物,有可能是蛋白質消化不適引起,寶寶來不及消化攝入的蛋白質而出現便便有奶瓣排出的現象。
奇臭難聞的便便:
有可能是由于寶寶攝入的蛋白質含量過多,中和胃酸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質不能充分的消化吸收,被腸腔中的細菌分解,使糞便帶有濃烈的臭味。
寶寶便便異常,該怎么辦?
1、密切觀察便便
麻麻們要注意觀察寶寶的進食和排便的頻繁程度,如果寶寶表現得比較開心,而且吃飯也沒有異常,并且便便頻率沒有明顯增加或減少的話,基本可以放心了。而一旦寶寶出現頻繁便便并且便便的性狀異常的情況,建議細致觀察寶寶的狀態,有明顯不良反可及時來我們“歡勢娃娃小兒推拿店”調理。
2、提倡母乳喂養
母乳是寶寶最佳的食物,通過吸食母乳,寶寶可獲得更多的免疫因子和營養成分,只要哺乳的媽媽注意飲食均衡,不過度食用高蛋白食物,如雞蛋、牛肉、蝦、蟹等,少吃油炸、煎烤類的食品和巧克力、奶油等甜食,盡可能多吃青菜和水果,那么寶寶拉出來的便便也是會比較正常的。
3、樹立預防理念
小兒脾胃發育不健全,消化不良是造成孩子便便不正常的主要原因。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開發了萬孝全健脾養胃貼。每隔十天,給孩子貼敷三次“萬孝全健脾養胃貼”,可以助脾運化,健脾和胃,有效地預防孩子消化不良,保持寶寶便便正常,少生病災。
4、科學選擇奶粉
寶寶出現上述性狀略微不同的“便便”,可能是因為攝取的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分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造成的。如果麻麻母乳不足,或者當寶寶自然離母乳后,麻麻在為寶寶選擇“口糧”時,也一定要為寶寶提供好消化吸收的營養。
5、合理添加輔食,粗細搭配
6個月之后的寶寶就可以添加輔食了,寶寶的輔食要營養搭配合理、葷素搭配得當、烹飪方式得體,多以蒸、煮、燉、煨為主,少給孩子吃煎炸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除了吃高營養的食品,如蛋類、肝類、瘦肉、豆類、魚類外,還要添加些青菜、水果。
6、良好的作息習慣
要注意寶寶平時的生活習慣,培養寶寶良好規律的生活作息習慣,適當的進行活動鍛煉,有效的維持機體功能的正常發揮。
通過小編的科普,各位麻麻已經熟練掌握了寶寶“便便”這門學問了吧?只要麻麻們平時科學喂養、合理搭配寶寶的膳食,一定能讓寶寶遠離異常便便。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